什麼叫做文化傳統?一般人認為這還要講嗎?還要講一講,要不然今天這個演講就沒有什麼意義瞭。因為大傢都懂啊,這個題目誰不懂呢?所以我們要把這個題目解得更清楚,才顯得我們今天的演講有意義。那我們首先講什麼叫做“文化傳統”。這四個字又可以分成兩個詞語,一個叫做“文化”,一個叫做“傳統”。什麼叫做“文化”?“文化”這個詞語是一個簡稱,它的全稱就是“人文教化”,而“人文教化”這個詞語的來源很早,早在《易經》的《賁卦》的《彖傳》。《易經》裡有一個卦叫做《賁卦》,“山火賁”,下卦是離卦,上卦是艮卦。離卦的象征是火,艮卦的象征是山,就是山下有火。從這個“山下有火”這裡,古人看出一種意義,《彖傳》說,“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賁卦,有剛有柔,他的爻有剛有柔,就是有陰爻有陽爻,最主要的是指,下卦是離卦,他是陰卦,是柔卦;上卦是艮卦,它是陽卦,是剛卦。所以從六爻的變化來講,有剛柔的交錯。從兩個卦體來講,它也是剛柔結合。有剛有柔,就是有陰有陽,陰陽造化萬物。所以說“剛柔交錯,天文也”,陰陽的和合,搭配而化生萬物,萬物各有它的特質,有它的表現,這叫做“天文”。“天文”的意思可以用現代話說,是自然的表現,天地萬物都有他自然的表現。而其中呢再提出人,是“文明以止,人文也”,這個表現就是“文”,“文”的表現非常的明顯,或者被人所感受得到,叫做“明”,所以“文明”。“以止”,“止於至善”的“止”,文明於是就留存下來,或者文明就安住下來。安住在哪裡呢?當然安住在人的心靈當中。天地的文明安住在人心中,或者說人也是天地的萬物之一,人也有他的文明,安住在他心中。
安住在他心中是不是就停在心中呢?不然,他也會有表現。所以既然萬物有表現,人就有表現。萬物的表現可能隻是本能的表現,外在的表現,而人的表現呢?這個人文呢?他就有更深一層的意義。所以“文明以止”表現的人的“文”。你看,天文是萬物的表現,這邊還有個“人文”,這兩個詞相對,可見人文的價值,人文的重要性可以跟天地萬物的存在並列。所以在這裡,人文就不是指人的外在的本能的表現,而是有一種深刻的不同於其他萬物的表現的那一面,這叫 “文明以止,人文也”。那麼人有些什麼表現有這麼樣的高度價值,有這麼樣的深刻,這麼樣值得我們去註意呢?所以“文明以止,人文也”,它說“觀乎人文,以察時變”。假如我們去考察人文,我們就可以考察出四季的變化,以及萬物的變化。但是我們如果“觀乎人文”,我們如果去考察人文呢?就可以“化成天下”。我們講為什麼人文可以化成天下,人的表現可以化成天下,為什麼?因為這裡是講人的深度的心靈,也可以說人的本質性,也可以說人的內核價值的表現,它可以“化”,為什麼可以“化”?因為人性是一樣的,人的表現,從心靈內生出的表現必定能夠感動他人。這個感動會是在時間中感動,會在空間中感動,空間中感動,就是遇到任何人,他都可以受到感動,在時間中他可以永恒地感動,這個叫做“化”。
“化成天下”。天下是一個空間觀念,同時也可以是時間觀念,所以,他可以以一個人的表現,而能夠讓其他人也跟著變化,這個變化不是他用他自己的表現來引導,來宰制,乃是別人受他表現的感動,他能夠跟這個表現互相契合、感通,而自己也表現瞭自己。所以古人表現瞭他的心靈,我們現代人也表現瞭我們的心靈。東方人表現瞭他的心靈,西方人表現瞭他的心靈。中國古人說,千古之上有聖人出焉,其心同也,其力同也;千古之下有聖人出焉,其心同也,其力同也;乃至於東海有有聖人出焉,其心同也,其力同也;西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也,其力同也;南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也,其力同也;北海有聖人出焉,其心同也,此理同也。這樣子才足以“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而這個“化成”是一代一代的傳承,隻要天不變,地不變,道也不變,人性是永遠不變的,隻要人性不變,他就可以傳承。這個傳承就成為一個統序,叫做傳統。所以如果不是人文,就沒有傳統,縱使有一時的影響,他不能夠成為永恒的傳統。縱使對少部分人有影響,他不能夠對全人類都產生影響。所以這個傳統的最高標準,從主體說,他根源於人性的深處;從他的作用說,他感通於所有的人類,乃至於上達天德,所謂“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這樣子才足以成為文化的傳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