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變

☛“變”是宇宙間的客觀規律,在我們的成長中必然會發生蛻變,這種蛻變既有潛移默化的成分,也有人為規劃的影響,每次蛻變,都是在順應生命的呼喚,讓生命不斷成長。☛不要忽視環境和習慣對一個人的影響,別做溫水裡的青蛙,應該勇於突破自我。☛莫等“窮”時方思“變”,當我們已經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的時候就要馬上行動,而不是等事情到瞭不可挽回的地步,就追悔莫及瞭。☛要瞭解自己是一個定型心態的人還是成長心態的人,如果是前者,就要問問自己,不願意接受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為瞭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更好,你需要有一個方向和具體目標,用強大的自控力來對抗那些阻礙你的因素。7、培養成長心態高中,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渡時期,尤其是對於那些具有定型心態的學生來說,高中是他們的轉折點。在小學時,具有定型心態的學生和具有成長心態的學生表現一樣出色,但到瞭高中,他們的成績就會迅速下降。不僅如此,這種下降的趨勢還會在此後的數年裡一直延續下去。“死腦筋”的學生經常會用定型心態來解釋他們的成績:“我很笨”、“我的數學一直很爛”……註意,當他們在談論自己能力的時候,是把其當成一種永久且不可變的特性來看待的,就好像他們在說“我的頭發是黑色的”一樣。其他成績下降的學生則會采用 “反對老師”的立場,他們經常推卸責任說:“我做得不好是老師的問題”。在經歷蛻變時,我們難免要遭遇失敗,此時,看待失敗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如果我們能正視拼搏和挫折,並且相信在這一切結束之後,我們將會變得更好,我們終將取得成功!那麼,就能形成對抗失敗的“成長心態”。成長心態其實是一種看問題的角度。比如從“對抗失敗”的角度來看,暫時的失敗就變成瞭鼓勵人們在下一階段尋找方法避免重蹈覆轍的催化劑,形成一種不屈不撓的樂觀主義精神。這樣才能夠在遇見失敗時,把失敗當成是蛻變過程中取得進展的一個自然組成部分,最終得以堅持。

已閱讀8、給自己一個機會定性心態的人,生來就對一切都提不起勁,他們活著就是過日子,至於為什麼要過日子,他們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成長心態的人對每件事情都很認真,不希望自己的生命被浪費。然而,即使擁有成長心態,他們之中卻也隻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認真地完成自己的目標,另一部分人卻始終拿不出蛻變的力量。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哪裡?有些人很容易通過需要而自我燃燒,發光散熱。而另一些人盡管有發出光和熱的可能性,卻沒有火種。我們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引發自己潛力的機會,即使他們是一些意外的刺激。我們可以挖掘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樹立一個想要實現的願望,燃燒自己,釋放能量。

已閱讀11、讓目標變得更明確假如你為自己設定瞭一個新年目標——變得更健康,也想象出瞭自己未來的樣子——既健康又苗條,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完成這樣承諾的持久動力並不存在。也許短短幾天以後,我們就會放棄鍛煉、忘記健康營養的飲食搭配,被蛋糕、冰激凌、油炸食品等誘惑。“變得更加健康”的目標是大而空泛的,這種含糊不清的概念還給自己內心的左右搖擺提供瞭空間。想要發起行動並且長期堅持下去,就需要把目標中含糊不清的因素消滅幹凈。首先,你需要提出一個“非黑即白”的目標。這個目標的含義就是:要麼全得,要麼全失。這樣就沒有一點可以鉆空子的空間瞭。比如戒酒就要做到滴酒不沾,而不是視情況而定。假如你把自己的新年計劃從“變得更健康”變為“每天去健身房”或者 “不再吃奶油蛋糕” 的話,結局會不會有所不同呢?其次,蛻變過程中,盡量去做監控與反饋。根據目標,根據公認的美德與標準進行自我修改,也可以聽取別人的批評與建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12、求變願望有瞭目標,我們就要立即朝目標進發。那麼,什麼才能夠支撐我們,成為我們蛻變的精神動力呢?這種精神動力的含義,其實是一種更為長遠地進行規劃的思考能力。希望蛻變成什麼樣,是你心理滿足度的一個測量指標。你越希望成為別的樣子,你對現在的狀況就越不滿足,這種不滿足會驅使你朝著蛻變的目標前進。當這種不滿足度足夠強烈時,蛻變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並猛烈進行。前段時間,董卿在《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節目中的精彩表現折服瞭不少人,當有一位選手告訴董卿,自己的父親是一位盲人,十幾年來口口相傳教他讀詩時,動情的她忍不住脫口而出:“上帝給瞭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設想,天堂就是圖書館的模樣。”很少有人知道,那正是阿根廷盲人作傢博爾赫斯的詩作。有人曾這樣形容她:“美人當以玉為骨,雪為膚,芙蓉為面,楊柳為姿,更重要的是以詩詞為心。”而這樣一顆玲瓏剔透的詩詞心,和這一身高貴優雅的氣質,都是董卿十幾年前希望成為的樣子。董卿特別迷戀主持的過程,享受站在舞臺上的每個瞬間,她曾說:“內心裡的那種力量我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為瞭那一刻。我有時候會害怕,感覺是穿上瞭紅舞鞋,停不下來瞭。”i求變願望是一種支撐你走到終點的強大力量,無論你想成為一個如董卿般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還是想追尋把酒言歡的快意人生,隻要你夠渴望,蛻變就會隨之而來。13、維持蛻變的動力如果想要改變現狀,則需要小心地進行監督,選擇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你想要獲得的改變越大,需要決策的事情也就越多,消耗的自控能力也就越多。人們所耗盡的自我控制能力其實是需要用來進行創造性思考、集中註意力、阻止本能反應,以及面臨挫折或者失敗的“精神肌肉”。換句話說,他們所耗盡的,恰好就是需要用來進行巨大改變的精神動力。因此,當你聽人們說改變之所以困難,是因為人們懶惰或者抗拒心理太強的時候,你就知道這說法毫無疑問是錯誤的。事實上,原因正好相反:人們看上去很懶散的時候,通常是因為已經筋疲力盡瞭。因此你必須腳踏實地,不再糾纏於所謂的抱負而是開始行動。簡而言之,想要維持動力,減少能量消耗,就是要勾勒出那些關鍵性步驟,給自己提供一個透徹明細的指導方針。不管所謂的不利局面出現在哪裡,是出現在青藏鐵路線之中也好,是出現在深夜戒掉自己吃太多零食的習慣也罷,你都必須去思考在面臨不利局面時自己應該采取什麼行動。14、不要總盯著壞處看 孩子的成績是1個A、4個B+以及一個F。作為父母,你的目光將投向何處?事實上,所有的父母都傾向於去關註F。理由很簡單:出現瞭問題我們就要及時補救,或者給她請個傢教,或者她應該受到懲罰,—直到成績恢復之前,都別給她好臉色看。 相反,很少有父母會說:“親愛的,在這一門課程上你得瞭一個‘A’,你是如何做到的呢? ”假如人的本性是更積極地看待問題,會怎麼樣呢?可能在這樣一個世界裡,每一次撥動電燈開關,整個屋子被照亮之後,你都會欣喜若狂;可能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 當一個丈夫忘記瞭妻子的生日之後,妻子卻給丈夫一個香吻並且說:“在過去的14年裡,你有13次都記住瞭我的生日!你可真棒!”……我們現在的世界可不是這樣的。人們分析問題的時候,通常尋求的是一個最能切合問題的解決方案。比如看到瞭一個洞,就想要將其填上,假如看到的是一個直徑1米的洞,就會找一個1米的蓋子。但是,這樣的思維方式就一定是正確的嗎?這種“尋找問題”導向的思維方式,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具有的,心理學研究者研究瞭超過200篇文章之後得出結論: 在廣泛的人類行為及感知能力范圍之內,有一個普遍適用的原理:“壞的總比好的多”。這些負面消息比那些正面消息更容易令人記住——談論更多的是負面消息,記得更久的也是負面消息。在整體評價一個人的時候,負面消息也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心理學傢艾倫•凱茲丁曾經為父母們設定瞭一種教育孩子的方法。凱茲丁認為父母們“隻對好的結果予以獎勵”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他說:“假如你希望自己的女兒每晚花2個小時做傢庭作業的話,你應給她設定一系列小目標,然後逐漸構建起她的信心。而當一個孩子沒有把事情做對的時候,問問你自己,在孩子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她是不是有哪個步驟是正確的,而且是你希望她繼續堅持下去的?假如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把目光聚集到那個部分上去吧,並說‘你做瞭什麼什麼,這其實很瞭不起’。” 1個酒鬼也有1個小時不喝酒的時間;3個銷售員像瘋瞭一樣也許也能擁有和50個銷售員一樣的銷量……成功案例的光芒,不但能夠提供蛻變的路線圖,還能夠提供希望,我們不妨樹立一個積極的心態,不要一直盯著壞處看,多去分析好的一面,也許會收獲不一樣的風景。

已閱讀15、行動的第一步酒店服務員們每天不斷地走路、彎腰、舉起重物、洗東西以及清掃灰塵,有很大的運動量,她們每天所做的鍛煉,已經遠遠超過瞭醫生們所推薦的鍛煉量。但是,這些服務員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做鍛煉。在這項研究開始時,有67%的女服務員說,她們不經常進行鍛煉,有超過1/3的人說,她們根本就不鍛煉。之後,她們中的一些人得到瞭一份文件,描述的是鍛煉的好處,而她們的日常工作就足以讓她們獲得這些好處瞭。她們被告知,鍛煉不一定非得是艱苦的,也不必非得在健身房裡進行,隻需要以一種能夠燃燒卡路裡的方式來運動肌肉就可以瞭。她們獲得瞭每天從事的各項日常勞動能夠消耗掉的卡路裡的估計值。與此同時,另外一組服務員也得到瞭有關鍛煉所帶來的好處的信息,但是她們卻不知道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就是一種很好的鍛煉形式。4個星期之後,研究者再次核査瞭這些女服務員的情況。他們發現瞭一些令人難以置信的結果:那些被告知自己是優秀鍛煉者的女服務員,體重平均減掉瞭1.8磅。與此同時,其他女服務員們的體重並沒有減少。這些女服務員們的生活狀態依然如舊,可是她們的體重卻在減輕。這是怎麼回事呢?研究者把導致女服務員們體重減輕的原因歸結為一種“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換句話來說,意識到自己鍛煉的價值,就能激發她們減輕體重,而且並不需要依賴於任何行為方面的實際變化。在現代醫學中,安慰劑效應是最為可靠的現象之一。假如有一個科學傢跑過來跟你說,你自己的每項腦力勞動都是一種有氧健身,每次點擊鼠標都消耗瞭8卡路裡!你也許馬上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一旦你認識到,鍛煉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做起的話,或許你會開始尋找各種不同的其他方式來進行鍛煉。16、降低門檻也許很多人都喜歡窗明幾凈卻畏懼打掃房間。不僅如此,畏懼打掃的情緒還會不斷地增加,因為每一小時、每一天過去之後,打掃的間隔時間會變得越來越長,辦公室裡的廢紙越積越多,待洗的衣服堆積成山,角落裡的灰塵越積越厚……隨著這個問題越來越糟糕,也就導致瞭畏懼心理的產生,這讓徹底打掃房間變得越來越不可能,也讓房子變得越來越不幹凈,從而導致惡性循環。然而,我們卻不畏懼為退休進行儲蓄,因為要達到這樣的目標,我們隻需要一點一點的積攢。我們知道,為將來儲蓄是積少成多的。依照同樣的邏輯,難道讓房子變得更加幹凈這件事很復雜嗎?難道不能夠把各種打掃的任務一項項分解開來,讓打掃變得更加簡單嗎?如果隻需要5分鐘,你還會感覺累嗎?5分鐘看起來好像很短暫,起不瞭什麼作用,但至少它讓你開始著手打掃瞭,而這才是整個過程中最艱難的部分。其實,一旦開始打掃房間瞭,你就不會在5分鐘之後真的停下來,你會驚訝情況改善的速度怎麼這麼快,也會開始驕傲於自己所取得的成就,而這種驕傲和信心將會成為支持人們繼續進行下去的基礎,這就形成瞭一個良性循環。為瞭激發改變,你需要自己計劃著找到裡程碑。降低門檻,是把自己的宏偉目標轉化成一系列具體步驟的方法。降低門檻的一種方式,就是限制你投資的總量,比如:隻做5分鐘傢務,隻償還一小筆債務。另一種方式,就是從“小小的勝利”的角度來考慮取得的成功。17、環境對人的影響艾米是一傢公司的職員,每天工作十分忙碌。她說她平時將水杯放在辦公桌上就去忙工作瞭,根本想不起來喝水這件事,300ml容量的水杯,她一天隻能喝空兩杯,之後就會忘記加水,導致她現在整個人的皮膚都顯得非常幹。艾米不禁開始苦惱,多喝水的習慣並不是一時就能養成的,在精力充沛的時候可能還有強大的自控力來提醒自己隨時喝水,可是一旦投入到工作中去,喝水這件事就又被拋到腦後瞭。針對這種情況,艾米的同事給艾米想瞭一個好辦法——換一個大水杯,由300ml換為1000ml,這樣,在發出“喝水”指令之後,艾米就可以立刻喝到水,久而久之,讓喝水成為一種下意識行為。同事的辦法果然奏效瞭,艾米每天的喝水量一下子就多瞭起來,整個人也變得更健康。很多改變很難,看起來是人的問題。就拿上面的例子來說,我們會認為,這個人愛喝水或者這個人不愛喝水。實際上是環境的問題。當環境發生一些小小的調整之後,人的行為就會發生大幅的改變。所以,如果你想減肥,最好的辦法是換個小碗,換個小碗也許吃得就少瞭。這就叫看似是人的問題,實則是環境問題。因此要改變某人的行為,你需要改變此人周圍的環境。今天,就可以留意一下,你周圍的環境有多少次在制約著你的行為。

已閱讀18、蛻變的捷徑:克服障礙1993年,14歲的姚晨由福建歌舞劇院公費送到北京舞蹈學院進修,因為她有著一口濃重的方言口音,所以她常常受人欺負。受到嘲諷的她並沒有放棄自己,在學習舞蹈之餘,為瞭拓寬自己,又去學習唱歌。大概是她的方言實在讓音樂老師無法忍受,便推薦她跟一個藝術學院的臺詞老師牛娜糾正發音。數年之後牛娜反復地說,姚晨是她見過的學習最用功的孩子。盡管如此,姚晨的方言糾正起來依然困難重重。她不得不發狠,跪在地上苦讀,漸漸地,她已經能嫻熟自如的說起普通話瞭。在她的成名熱劇《武林外傳》中,我們幾乎聽不到她的方言口音瞭。功夫不負苦心人,1997年春,姚晨成為瞭各個藝術院校的爭奪對象。然而,福建歌舞劇院要求姚晨必須回原單位工作,不得留京深造。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般突然,歌舞劇院說除非姚傢支付10萬元的違約金,否則堅決不予放行。於是,姚晨開始四處借錢。跑遍瞭整個福州。到瞭最後的交款期限,所有的錢湊在一起才6萬多塊。歌舞劇院此時態度依然強硬,她不得不與這一年的高考失之交臂。她的爸爸也在極度焦慮中一夜白頭……姚晨不得不來到劇院工作,生活安逸得讓她看不見未來,她下定決心再赴北京重新備戰藝考。經過兩年的緩沖,她已經有能力償還歌舞劇院的巨額違約金瞭。而且她決定,假如考試失利,就脫離文藝這一行,跟著爸爸去做列車乘務員。1999年,20歲的姚晨重回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的考題是全體考生共同完成一個名為《舞會》的小品,當時幾乎所有考生在聽到考題後,一齊湧上舞臺翩翩起舞,隻有姚晨在大傢都走上舞臺之後才疾步走向舞臺的中央,用標準的普通話念出: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你們來參加這個舞會……她扮演的主持人一下子成為瞭舞臺上的焦點,舞臺上所有的演員不得不在姚晨的調度下進行排演。當時臺上臺下無不為她的聰明與機智喝彩。最後,她也如願地被北京電影學院錄取。這時已經沒有人會關註她剛入學時濃重的傢鄉口音,大傢都在回味那精彩的主持說辭,並不斷地被奉為經典。隻有她自己明白,為瞭這一天,自己的內心經歷瞭多少的幽暗陰晦……從求學到考學,從成為一線明星到遍地婚變流言……姚晨都在一次次地克服障礙,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如果說蛻變有捷徑,那也許就是擁抱變化,掌握命運,勇敢、頑強、堅持、不退縮。

19、習慣成自然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別,來自於不同的習慣。什麼是習慣?習慣就是我們平時習以為常的行為。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一天的行為中大約隻有5%是屬於非習慣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為都是習慣性的。習慣經過我們的反復行為,會不知不覺變成我們本能的一部分。本傑明·富蘭克林說:“一個人一旦有瞭好習慣,那它帶給你的收益將是巨大的,而且是超出想象的。”他為瞭保證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學習,開發瞭一套自己的“程序”,規定自己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閱讀,使生活有條不紊。他每周選出一種缺點進行矯正,每晚必須做自我反省,每天記錄自己努力的結果。有時壞習慣沒有徹底改變,尚未達到自己理想標準時,就再延長矯正一周,直到好習慣代替瞭壞習慣為止。大傢過去普遍認為,人最難改變的是習慣,其實這種觀點就是需要轉化的,好習慣通過重復、累積就可以養成。也許大傢都聽過21天定律,即同一個動作,重復 21天就會形成習慣性動作。同理,同一個想法,重復21天,或重復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一個觀念如果被驗證瞭21次以上,它十有八九已經變成瞭你的信念。 習慣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我們可以參考以下時間制定養成計劃: 第一階段:1—7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改變,而你可能也會覺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階段:7—21天左右。不要放棄第一階段的努力,繼續重復,跨入第二階段。此階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經覺得比較自然,比較舒服瞭,但是一不留意,你還會恢復到從前。因此,你還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變。 第三階段:21—90天左右。此階段的特征是:不經意、自然。其實這就是習慣。這一階段被稱為“習慣的穩定期”。一旦跨入此階段,你就已經完成瞭自我改造。這項習慣會成為你生命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會自然而然地不停地為你“效勞”。

20、如何養成好習慣要培養一個好習慣,首先必須要研究它的重要性,這樣才會有培養這個習慣的強烈願望。因此我們在實行計劃之前,要對所培養的習慣進行必要性,可行性的分析,將你的行為建立在理智和科學的基礎上。否則,頭腦一熱,盲目去做,常常會半途而廢。1.自我評估:我現在是什麼樣的人?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我的哪些習慣在阻礙進步?在列出自己的不良習慣時,不妨再列出一些好習慣,讓好習慣取代你自己的每一項“惡習”。註意:替換,而不是抹去,就如同過去和記憶不能被抹去一樣,我們要用習慣去克服習慣。2.每天都嘗試去做一點兒你原本不喜歡的事,就當成是對自己的磨練。這樣,你便不會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義務而感到痛苦,這就是養成自覺習慣的黃金定律。3.人為設定結果,引起潛意識的註意請你花幾分鐘時間,列舉一些你的日常行為的結果(正面的以及負面的),這些結果有助於你改掉壞習慣。4.心理預演:研究人員發現,如果我們在執行任務時,事先在內心對理想結果進行過預演的話,那麼,我們的額葉大腦皮層——大腦的一個部分——將被全面調動起來,可以極大地激發我們行動的積極性。

21、養成習慣的重要時刻在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人的意識往往更清晰,更能反映出內心所想。養成習慣,要抓住關鍵的時間點。(1)早晨 你每天早晨的想法將決定你一整天的表現。如果你有目的地在每一天的早晨設定好一天中自己希望的行為模式,那麼,這意味著你向著自己希望的生活邁出瞭重要的一步。如何度過每一天的早晨,正是我們自我檢驗控制能力的試劑。(2)晚上在心中默默整理和評價一下自己一天中完成的事情,並規劃好自己第二天應該做的事情,對於第二天早晨是否能夠正確做好計劃,以及是否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開端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制定一天的計劃,並堅持執行計劃,將讓你的工作效率變得更高,成績更大。如果, 每一天你都無法完成自己希望完成的事情,那麼,你應該反問一下自己,癥結或許就在於缺乏計劃。在做計劃和記錄目標進度的過程中,我們頭腦中的抽象思維需要轉變成為具體的書面語言——這一過程讓我們的計劃和具體實施方法變得更加詳盡、更加現實。書面記錄自己的計劃具有很強的確定性,會顯示出更大的力量。

22、提高效率的小習慣匯總1. 在準備階段永遠要留出 2% 的時間先列提綱。比如說:你參加一次 2 小時的考試,在拿到試卷後,不要立馬開始做題,而是應該先花上兩三分鐘,把整張卷子看一下,這樣對整體就會有個把握,做題的時候不至於太慌張;你和客戶談項目時,不要一上來就開始談,而要先花上幾分鐘和他說一下今天要談的內容梗概;來到單位時,也先別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而是應該花 10 分鐘整理一下今天要做的事情。你可千萬別小看這 2% 的時間,他往往能提高你10%工作效率。提前計劃不僅能幫我們節約銜接時間,還會帶給我們一種踏實的感覺。2. 在做選擇的時候,要選擇少而詳細的。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兩種攻略,一種是“多而簡略”,比如說:《莫言對年輕人的五十條忠告》、《心靈禪語三十句》等等,這樣的文章都屬於這個模式。而實際上,多而簡略的東西,我們是記不住的。另外一種建議是“少而詳細”,雖然有可能一篇文章、一本書通篇隻講瞭一個道理,但是講的通透,講的深刻,這樣的建議才是我們能記得住、能應用的建議。人在長期記憶的時候,單維度的反復記憶多個關鍵點,不如多維度記憶的一個關鍵點。我們聽取建議,總歸是為瞭應用嘛,所以不要心急,多聽聽論證詳實的建議,比一堆看起來很正確的短格言有用的多。3. 在收集碎片知識時,盡量用一個統一的平臺來整理。比如,在手機上看到不同平臺上的好文章,想整理起來就不太方便。作者建議:對於幹貨比較多的主流平臺,像知乎、微信公眾號等,都可以直接把內容收藏到雲筆記裡進行整合,這樣在將來用的時候,可以大大節省我們的搜索時間。4. 順手的事情要馬上做,不順手的事情盡快做。比如說,加微信好友,要馬上寫備註;下載文件,馬上放到歸類文件夾裡。而不順手的事,即使有延遲,也盡量不要超過使用周期的 20 %。比如說,花瞭 20 天寫瞭一篇論文,那相關的資料就盡量在未來幾天內整理到相關的文件夾裡;過冬的衣服不穿瞭,半個月後就應該整整齊齊地放在不那麼醒目的地方瞭。5. 要減少無端爭論。和利益無關的人辯論,不要超過 3 句話。一句用來說明自己的立場,一句用來解釋自己立場的理由,最後一句用來闡述對方立場的錯誤原因,就這三句話就夠瞭。大傢的背景差異往往非常大,很難相互理解,而且成年人的觀點往往已經根深蒂固瞭,是很難被說服的。所以說,多辯論其實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正在閱讀23、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獎勵和懲罰可以影響孩子的行為習慣。當一個嬰兒剛剛開始邁步學走路的時候,你會大聲地贊揚他,抓住他的手,幫助他走出幾步,並通過呼喊鼓勵他,寶寶在走路瞭!真棒!當然,他其實並沒有真正地走路,但你的鼓勵也會幫助他。如果你想消除孩子的某個行為,可以懲罰他,直到那個行為消失。掌握鼓勵和懲罰這兩種方法似乎並不難,然而,效果卻不見得好。 6歲之前,孩子的心理特點比較簡單,對孩子的好行為可以采取可預期的獎勵,讓他事先知道如何做才能得到相應的獎勵。孩子為瞭得到一個預期的獎勵,就會按照父母的要求做,做得越好,得到的獎勵也越多。6歲之後,如果孩子能夠預期到父母的獎勵,為瞭得到更多的獎勵,他會產生投機心理與行為。比如,他知道父母晚上幾點到傢,幾點檢查作業,掌握瞭其中的規律之後,他隻要在特定的時刻做個好孩子即可,在其他時間則可以放縱自己。拿工作中一個事例再說明一下,某單位領導一般8點45分到辦公室,某員工發現這個規律之後,每天在8點45分前後,在樓道打掃衛生,每次被領導看到,就稱贊他一下。於是,這個員工即使其他時間不幹活,照樣也可以得到領導的賞識,領導的稱贊並沒有激勵此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隻是強化瞭他的投機心理與行為。 所以,當孩子進入小學以後,如果想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那麼,獎勵的策略要稍稍改變一下,不能讓孩子掌握父母獎勵的規律,隻是讓他知道表現好能得到相應的獎勵,但是不告訴他什麼時候獎勵他,也不告訴他獎勵的東西是什麼。假如在開學之初,允諾孩子:進入前五名,獎勵給你一塊精美的電子表。那麼,在達到要求以後即使傢長兌現承諾,對孩子的內心沖擊也不是很大,因為這個信息他已經消化瞭一個學期瞭,除非孩子對這個東西十分渴望,甚至日思夜想。換一種方式,假如隻是告訴孩子考入前五名會有一個特別的獎勵,不告訴他具體什麼獎勵,而是在平常註意觀察孩子的需要,默默記下他想要的東西,那麼,當孩子收到獎勵時,一定激動萬分,經久不忘。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淮上《破云》《破云2·吞海》故事梗概和感触

破云: 江停昏睡三年,苏醒后住进了和杨媚联合开的KTV里,KTV后厨冷冻库发现了一具男尸,严峫出场了,经过调查发现死者是一 ...

· 1分钟前

HbulderX的安装以及导入uni-app项目开发

一、什么是uni-app? uni-app 是一个使用 Vue.js 开发所有前端应用的框架,开发者编写一套代码,可发布到 H5、以及各种小程 ...

· 2分钟前

牙齦萎縮,該知道根本原因瞭

大傢好,我是營養師空谷阿亮,昨天粉絲留言說自己牙齦萎縮,今天就聊聊這個知識,今天主題是:牙齦萎縮,該知道根本原因,現...

· 4分钟前

要不你還是把我刪瞭吧(les)12

“你去哪瞭”“便利店”高筱言從袋子裡掏出一個小盒子“過來,褲子脫瞭”趙子冉捂住臉,“幹嘛”“給你塗藥啊”“我不!我不要”趙子冉臉...

· 4分钟前

现在开超市能赚钱吗?能年入30万?

我想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大城市赚钱后就自己开一个超市,自己当老板,别说小编当初的梦想也是开一家自己的超市,为什 ...

· 5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