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母-越窯青瓷的失傳與復活

中國瓷母-越窯青瓷的失傳與復活

越窯青瓷燒制從東漢開始到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朝、唐五代直至北宋延續燒制歷時一千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陶瓷,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創舉,一個偉大的裡程碑。

越窯經歷創燒發展鼎盛到衰落的過程中,自中唐至北宋早期的兩個朝代是越窯的鼎盛時期,其生產規模、工藝制作水平均在各大名窯之首。

當時窯址主要分佈在浙江上虞、餘姚、紹興、寧波等曹娥江流域一帶,因越窯青瓷燒制產品質地越眾,被朝廷錄為貢瓷並置官監燒,尤其是唐五代、北宋燒制的產品更為精美,無論是質地造型、釉色、裝飾手法,還是工藝制作和燒制技術都達到瞭最高水平,晚唐燒制的越窯青瓷有一個堪稱千古絕唱的稱謂—“秘色瓷”,唐代詩人陸龜蒙《秘色越器》詩中寫到“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來描述越窯青瓷的釉色美,有“類玉類冰”及千峰翠色等贊譽。像秋天的露珠一樣晶瑩剔透,又有玉一樣的溫潤,更像山峰上樹木的枝葉一片翠綠,另人愛不釋手。

dc07efece41edf68edc54c12ca4ad4d8

上虞-越窯青瓷

越窯是對浙江東北部寧紹一帶北宋以前瓷窯的統稱。形成於漢代,其淵源則可上溯到商周時的原始瓷生產。上虞是早期越窯的主體,各地出土的早期越窯瓷器多產於此,也是晚期越窯的重要產地。五代北宋時期,在上虞市上浦鎮甲仗村窯寺前設有“官窯三十六所”,大量燒制進貢朝廷的瓷器。上虞越窯青瓷先後經歷瞭三國西晉時的鼎盛期和晚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衰落。所產瓷器始終以青瓷為主,漢至南朝還生產一定數量的黑瓷,產品種類包括飲食器、樂器、文房用具、衛生器具、照明具、喪葬用品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漢代主要采用幾何紋裝飾,三國西晉時以壓印的網格帶紋、戳印的聯珠紋為主體,東晉南朝以褐色點彩和刻劃蓮瓣紋為常見,唐宋時期盛行刻劃花裝飾。當時除瞭行銷全國各地,從唐代開始大量運銷亞、非各國,還被歷代王朝納為宮廷用瓷,它是古代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瓷窯體系。

曙 光 熹 微

——先秦時期的陶與原始瓷器

遠古的上虞屬河姆渡文化圈,上虞的先民很早就開始從事制陶業。陶器用黏土制作,燒成溫度一般在700—1000℃,其表面多不施釉。

商與西周時期,一種胎質堅硬、器表拍印幾何紋的新型陶器種類—印紋硬陶產生瞭。與此同時,還出現瞭一種制作粗糙,釉層較薄的早期青瓷,也稱“原始瓷”。原始瓷是各類瓷器的鼻祖,具有不吸水、不易沾染污垢並且耐腐蝕等優點,它一出現就顯示瞭強大的生命力。這一時期的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都用泥條盤築法成型,極大多數是盛貯器。

到瞭戰國,窯匠非常註重對原料的選擇和加工,器物胎質更加細膩勻凈,鐵和鈦的含量較低,釉色以青黃釉為主,質量得到極大提升,已初具瓷器的雛形瞭。

石 破 天 驚

——東漢成熟瓷器的誕生

原始瓷的產地廣泛分佈於長江中下遊地區,但因種種緣由,各地的原始瓷皆未孕育出成熟瓷器,惟獨浙江上虞的人文和地理催開瞭成熟瓷器的絢爛花朵。

上虞小仙壇東漢窯址的青瓷標本,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的測定,其含鐵、鈦量低,分別為1.64%和0.97%,燒成溫度則高達1310℃左右,胎體的顯氣孔率為0.62%,吸水率為0.28%,每平方厘米的抗彎強度710公斤,比一千五百多年後景德鎮瓷器的抗彎強度還高。各種數據表明,東漢上虞曹娥江中遊所產的青瓷已完全達到成熟瓷器的標準,從而結束瞭由陶到瓷的漫長歷程,開辟瞭瓷器生產的新紀元。

惠 及 四 方

——三國西晉瓷業生產的繁榮

三國時期,上虞屬孫吳疆域,北方戰亂不斷,會稽一帶則社會安定,人口增加,農業發展,這一狀況一直延續至西晉,上虞越窯由此步入瞭制瓷史上的繁榮期。

三國西晉時,上虞境內不僅窯場數量多、規模大,燒造的產品種類也繁多,紋樣豐富。除繼續燒制碗、罐、盤、洗、罌、唾壺等日用器外,出現瞭雞首壺、獅形器、羊形器、槅等新品種,還大量燒制豬圈、狗圈、雞舍、畚箕、礱等反映現實生產、生活的明器。壓印的網格紋、戳印的聯珠紋與范印的鋪首往往成組裝飾在器身上,成為這一時期最常見、最富時代特征的裝飾紋樣。

這一時期的產品,還被大量銷往南京、蘇州、鎮江等當時的大都市,上虞越窯進入瞭第一個高潮期。

別 開 生 面

——東晉南朝的褐彩與佛教藝術

東晉南朝,由於孫恩起義與侯景之亂,使江南經濟遭受重創。孫恩起義更是對上虞社會經濟造成直接破壞。動蕩的政局,浩大的兵燹和連年的饑荒,使長江下遊地區的經濟一蹶不振,厚葬風也隨之消退。作為越窯主產區的上虞瓷業步入瞭低谷。

進入東晉南朝,上虞境內窯場數量減少十分明顯,這一時期的古窯址,數量僅為10餘處。但從窯址和墓葬中出土的器物看,產品質量並沒有下降,胎質依然細膩堅硬,釉層清亮瑩潤,造型勻稱規整,裝飾紋樣則趨於簡樸,弦紋、褐色點彩與蓮瓣紋成為常見的紋飾。普遍采用的泥點疊燒法和刻劃裝飾對唐代越窯制瓷工藝產生重要影響。這一時期也是越窯發展史上承前啟後的重要環節。

走 向 全 盛

——唐代的中興到五代北宋的全盛

經隋與唐初短暫沉寂後,到唐中葉,上虞越窯漸漸由復蘇到中興。唐代中晚期,由於匣缽的使用,產品質量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唐代越窯青瓷精品被譽為秘色瓷,陸羽則在《茶經》中把越瓷比作“類玉”、“類冰”。在上虞豐惠出土的蟠龍罌與粉盒,頗具大唐盛世風范,是這一時期的精品之作。

進入五代,吳越國為瞭維持其割據政權,把大量的越窯青瓷進貢中原朝廷。在上虞窯寺前一帶,“置官窯三十六所”,立柱山、道士山、傅傢嶺、盤窩灣、馬窯頭一帶,窯場連綿成片,大量燒造碗、罐、註子、粉盒、茶托、薰爐、燈盞等器物,蓮瓣紋、鸚鵡紋、團花紋、江濤紋、荷葉龜心紋等裝飾紋樣線條流暢,形象生動。在官方的大力扶持下,上虞越窯達到瞭前所未有的巔峰。

到北宋中晚期,吳越國納土歸宋後不久,上虞越窯便漸趨衰落。

陳鵬飛: 中國著名越窯青瓷藝術大師、越窯青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鵬飛,中國古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收藏傢協會協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越窯青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被譽為中國越窯青瓷藝術第一人。4e35226dd31b6d19bb1c4a464ad502fa陳鵬飛: 中國著名越窯青瓷藝術大師、越窯青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陳鵬飛,中國古陶瓷工藝美術大師,全國古陶瓷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收藏傢協會協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越窯青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被譽為中國越窯青瓷藝術第一人。

長期從事越窯青瓷的研究及創作,主持領導的景傑藝術機構研發團隊在國內外相關專傢的指導下經過多年努力成功仿制出越窯青瓷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作,使中國瓷母-越窯青瓷重新復活,其精心仿制的作品因“質似、形似、神似”深受國內外數十傢博物館的青睞,失傳近千年的“瓷壇明珠”——越窯青瓷在她的故鄉重放異彩,海內外媒體廣泛予以報導,作品被中國多傢國傢和省級博物館及中外大學博物館收藏,美國國傢民俗中心、美國亞洲文化學院藝術中心和美國Starr傢族等眾多國際機構及個人收藏。

陳鵬飛現任浙東越窯青瓷博物館名譽館長、越窯青瓷研究所所長,景傑藝術機構藝術總監、紹興市上虞區收藏傢協會名譽副主席等職。

ea46488fc0b151ab20730956d2d44fda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在傢也能做理療:粗鹽熱敷袋

每次回傢,都能明顯的感覺到父母老瞭。他們走路不再那麼利索,背影不再那麼挺拔,稍微下點雨,就在傢喊腰疼腿酸,渾身不舒服...

· 3分钟前

发现五种榕树说不上真名

这些榕树大多是小鸟粪便带来的。 第一种小叶榕树 第二种长的有点像小叶榕树但它品种好像又不同。 第三种榕树因为它才刚 ...

· 3分钟前

傢用電梯井道註意事項

現在安裝傢用電梯越來越潮流,很多開放商都會給業主傢預留電梯井道,自建房業主在建設房屋的時候也會考慮電梯井道預留。那麼...

· 4分钟前

体系文件: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

资料简介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 内容预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风险管理和岗位风险控制 ...

· 5分钟前

結膜下出血是怎麼回事?

結膜下出血是眼睛球結膜的小血管破裂,很多因素都可以誘發:潛水,憋氣,劇烈的噴嚏、咳嗽、嘔吐,舉重物,粗暴揉眼睛,眼部或...

· 8分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