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面對吳清源在古典圍棋中統治力遠不及史上名人的歷史事實,腦殘粉們另辟蹊徑想出碰瓷的途徑:
吳清源十番棋,除掉輸去的那次十番棋外,另外九次都在十盤內將對手降格,而有些古代大棋士沒能做到,比如棋聖秀策用瞭17局才將太田雄藏降級為先相先。因此,吳清源強於秀策。
腦殘粉的說法
對於不熟悉棋史或者缺乏理性思考的人來說,這種說法頗具迷惑性。不過,在吃龍萬噸揭示的歷史真相面前,這種碰瓷無法成功:
吳清源十番棋,與古代爭棋有以下主要區別:
1。重要性相差很大,古代爭棋常常關系棋手段位,關系到雙方以後的棋份,甚至關系到名人棋所的歸屬;而吳清源十番棋隻是商業表演,所謂的降級隻是個噱頭,從未在十番棋外生效過。
2。古代爭棋是不限時的,吳清源十番棋是限時的,每方限時7-14小時;
3。古代爭棋,暫停的方式是輪白方下時打掛,而吳清源十番棋,是封手制;
其中,對棋局勝負結果可能產生明顯影響的主要是2和3,以下詳述具體的影響:
如果有心,可以從古代的對局記錄中發現,一盤棋分幾次下完,而且每兩次之間還間隔數天。此外,重要的爭棋通常在官方指定的地點進行,對局雙方不與外界接觸。
這是因為,人們有這樣的理念:理想的棋局勝負結果,應該隻由雙方棋藝水平決定,要盡量排除棋藝之外的因素對棋局勝負的影響。假如不隔離對局,那麼對局者可能與同門討論,門派強弱就可能影響勝負(比如秀和與幻庵的爭棋,假如打掛期間可以回去商量,除瞭自己連上手都沒有的幻庵所在的安井門肯定比不過有著棋聖丈和的本因坊門);假如限時,那麼可能一方或者雙方不能完全發揮出水平;假如多天連續對局,那麼對局者的體能就會是個影響勝負的因素,一個實例見吳清源對63歲的雁金的十番棋第2局:
279871b3329c83fb8afa46f467726c44
在這樣的情況下,尤其因為不限時,與廣為流傳的說法“打掛是上手的特權“不同,打掛實際上隻是一種對上手表示尊敬的禮儀,不能給上手帶來任何好處。當然,在有限時的情況下,典型如秀哉時代後期,打掛確實對白方略微有利,如下文所述
吳清源真相4——本因坊秀哉無限打掛集體研究?
在不限時的情況下,打掛後,白方固然可以繼續思考棋局,而黑方同樣可以繼續思考棋局。而且,棋局重開後黑方還可以繼續不受限制地思考。此外,也因為,在圍棋中,1分鐘下一手棋與半小時下一手棋也許會有很大差別,但1小時下的一手棋與5小時下一手棋就沒什麼區別瞭,這二者都基本觸及瞭人腦的極限。
因此,古代爭棋與吳清源十番棋,在打掛與封棋上的區別,不至於產生對勝負結果的影響。
但是否限時,則會對勝負結果產生很大影響:
在之前專欄文章
圍棋高手高在何處
中,說到過,高手高在其圍棋感覺。上手對下手的優勢為:
1。上手第一感正解率更高,從而計算中的有效計算占比更大;
2。上手對局面的感覺更為敏銳和精確
在不限時的情況下,下手的計算中有效占比雖然低一些,但可以通過更長時間更大的計算量,來達到與上手同樣量的有效計算,這樣,優勢1被大大削減。
而且,通過更大量的計算,下手方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彌補對局面感覺的差距(比如,某一局部上手一眼就感覺味惡,下手雖然沒這個感覺,但通過對該局部的徹底計算,也可以得到該局部還有多少可利用之處的正確結論),從而減小上手在感覺2的優勢。
因此,古代爭棋的對局方式,即不限時的情況下,下手可以完全發揮出自己的棋藝水平,上手幾乎隻能靠對於圍棋更深刻的理解之類下手無法通過計算抹平的差距來消除下手的先著效力而獲得勝利。
與之相反,在限時的情況下,不能不受時間限制地思考,尤其在讀秒之中,棋手幾乎隻能靠第一感下棋,這時,正如傳說的古力曾經在每手10秒的超快棋中將另一名圍甲選手將對手打到讓四子,下手與上手的差距被放大瞭。
統計吳清源十番棋的記錄可以發現,在大部分棋局中,對手都進入瞭讀秒,而吳清源獲勝的棋局裡,對手進入瞭讀秒的更是占瞭絕大部分。因此,吳清源十番棋正是上面說的”下手與上手差距被放大“的情形。
從以上分析可得結論:
1。雖然”吳清源十番棋中獲勝的部分全在十盤內將對手降格,而棋聖秀策用瞭17局才將太田雄藏降級為先相先。“但不能據此說明吳清源的優勢大於秀策的優勢;
2。吳清源十番棋,既不是先行貼還廣泛參與的現代圍棋對局,也不是能最真實體現對局雙方棋力差距的古典圍棋對局,是”四不象“。
至於其他名人,吳清源那就更無法碰瓷瞭。例如秀榮,將天下第二秀哉保持在定先棋份(而不是隻降級到定先),當時除瞭極少數事先聲明的娛樂棋,其它所有的對局,每盤都是升降級的,而且除瞭秀哉以外其他棋手都被打到先二,甚至二子,這遠非吳清源可比的。
吳清源時代水平與秀榮時代水平相比,從ELFopenGO提供的數據看,是後者高。吳清源時代是圍棋發展史上的明顯低谷。
吻合率05:秀策 Vs 今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