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從事閱讀教育行業多年的老師,我不止一次地對傢長和孩子說過:“讀書,應該成為一種常態。”當然,這也是大部分人認同的,隻不過能夠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那麼,問題來瞭,讀書可以是常態,關於讀書感想的寫作,也就是讀後感,要不要成為常態?
這可能就不太好回答瞭。下面我來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寫”,不像“讀”那般隨意;其次,相較於“讀”,“寫”無疑有著更高門檻;再次,書讀瞭,但真的“無感”;或者,想寫,但確實不知該怎麼寫……
如果認定這類寫作是必要的,那麼上述四種可能,可基本涵蓋讀後感寫作面臨的難題。即時間、精力上的困難,文本基礎上的困難(“無感”),能力上的困難等。這幾個難題可否化解,暫且不說,先說說要不要寫的問題。
無論讀書還是寫作,都是人類的精神活動。對於大多數人而言,精神活動是想謀求一種歡樂的狀態。如果覺得讀書是件苦差事,可以放棄閱讀。但一想,放棄閱讀,就是拒絕和“文明”接觸,拒絕同先哲對話,甚至主動將自己置於和整個人類演化背道而馳的軌道上,是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這樣,還會認為閱讀的“苦”不可克服嗎?還會輕易說出“沒時間讀書”嗎?
所以在這裡,不再對“要不要閱讀”產生疑問,而是直接肯定有數量龐大的群體認為讀書是快樂的、對閱讀在絕大多數時刻產生興趣。或者,通過一定方式進行改變,最終體察到“閱讀之樂”。
因此,隻有將閱讀的基礎打下,讀後感等作品的寫作才能慢慢進入可探討范圍,從而解決上面列出的幾個難題。
假定一個前提:“我”是個愛閱讀的人,那麼“我”必然將閱讀視為“有意思”、“很重要”的事,就會無條件看重它,圍繞閱讀做眾多不計成本的工作。那麼,讀後感寫作,可否被歸入“不計成本”中?從物質的角度,這個問題不好回答。但從精神角度,相信多數人會認為讀後感有寫的必要。因為“讀”與“思”,本就不可分割。
“寫”是“思”的具象表現,一種具有儀式感的舉動,更可視作對自己閱讀行為的回報……可見,一個“真愛讀”的人,會為自己在閱讀上有所付出,就包括動筆寫一寫。
而如果意識/動機上的問題得到解決,接下來多是“技術上”的問題。解決起來容易很多,無非是技巧獲得、經驗積累、時間檢驗等。不過,還是按照上面提到的幾個困難依次看一看。
如果感到這個因素構成瞭寫作困難,可能在於將讀後感當成瞭任務、負擔,感覺是需要整塊時間才能完成的工作……總之,你把寫作這件事看的太“重”瞭。
假如說,一篇讀後感是要上交的作業,如此對待是不差的。但事實上,日常讀的書多是所謂“課外書”,那麼讀後感就更多在無壓狀態下進行,相當於一次次練筆。這樣,哪裡還有什麼緊張感?還有什麼要嚴格遵守的條條框框?同時,讀後感,是一自由靈活的文體:篇幅可長可短,表達可深可淺。簡言之,但凡自己的感想與感悟,哪怕一句話評論或短評、快評,均可稱之“讀後感”。
所以,在練習讀後感寫作之初,不要刻意追求是不是寫得很長、過於在意是否深刻,而是做到盡可能“原創”——是不是“自己的東西”。如果一開始就朝這個方向努力,日積月累,兼具外在形式(篇幅長)與內涵(思考深)的讀後感終會寫成。
讀完“沒什麼感覺”,想必所有閱讀者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眾多,在此不做深究。但至於要不要寫,在此提出兩個觀點。
(1)觀點一:如果“你”已是一個擁有練筆習慣的人,在遇到一本“無感”的書時恰好想放松一下。這時,不進行寫作也說得過去。
(2)觀點二:如果“你”是一個讀書的“新手”,練筆的“新手”,此刻,就需要給自己加加壓。例如問問自己:“無感”,是不是因為讀得不透,或因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而沒有讀懂,還是因為尚無法對文字有著足夠的駕馭力而喪失動筆的信心。所以,在遇到這種情況時,不建議立馬放棄(對“老手”其實也如此)。
可以先靜想:自己有無可能將閱讀的“無感”變為“有感”,有沒有可能勇敢拿出紙筆,或打開可寫作的軟件、程序,挑戰“無感的寫作”?或許,如果邁出“這一步”,日後的“每一步”可能走得順暢。就像美國成長小說《奇風歲月》(Boy’s Life)中主人公科裡的老師內維爾所言:
同時,盡管“觀點一”提到瞭某些時候,“放棄”,並非不可接受,但仍希望向內維爾老師的建議靠攏:
最後,讀後感到底該怎麼寫?
前面說過,讀後感屬自由靈活的文體,內容的價值全在閱讀者的自我真實感受。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大量且充分的閱讀和真切感悟,確實難成文章。不過,書讀完瞭,有一定想法,甚至也動瞭筆……再沒有寫出理想作品、或“有進步的作品”,就稍顯遺憾瞭。
不過,要說給讀後感找一“標準寫作教程”也非易事。即便市面有這樣的書籍,讀後感的寫作進步同很多文體一樣,多需在實踐中自我摸索。如同日記、書信等,在內容上,會有統一標準嗎?日記與書信的內容屬純私人化的東西。在這方面,讀後感有類似特點。
話雖如此,但在構思讀後感前,還是有些規律性的內容可遵循。比方說:
1、讀後感,也需要標題。
一方面增添文采,另一方面幫“你”明確寫作角度,不輕易跑偏。
2、找到寫作的絕佳切入點。
新手在寫讀後感的時候經常犯一個錯誤,就是想要通過讀後感對作品進行面面俱到描述或闡釋,這樣做無疑是不明智的,泛泛而談,很容易空洞而無亮點。因此,能找到合適的切入點是更佳的。
這個“切入點”實際上非常容易尋找。上文所述,自己對一本書有關的一切感悟、思考,都可成為讀後感中的內容。包括書名、作者/譯者、人物形象及語言、環境塑造、某一情節段落,甚至出版社等。
所以,不要擔心“不知道寫什麼”,反而會逐漸意識到“舍去”其實更有難度。
當然,具有這種認識的前提是,帶著“思考”的頭腦去閱讀。在閱讀過程中留意打動自己的地方,或作品的“異常之處”。如果能找好寫作角度,標題擬定就成為一個“自然的流程”,也就不會再單純起“《讀某某某有感》”或“《某某某》讀後感”這樣的標題瞭。
3、搭建寫作框架,填充內容與觀點。
寫作角度確定,標題擬好,再進行正文構思與寫作。“構思”是框架搭建,“寫作”是為搭好的框架填充必要材料與裝飾物。這是完成一篇讀後感的核心步驟,也是要重點、反復練就的創作本領。前面說過,通常情況下,讀後感寫作即為日常練筆,而寫作能力在今天這一智能化程度之高的時代,愈加表現出不可替代的價值。所以,珍惜練筆的機會。
讀後感寫作,勢必會對背景性的東西加以呈現。例如“今天讀瞭一本叫《某某某》的書,其中某某人/某某事給我留下瞭深刻印象。”但是,如果一篇讀後感多是這些陳述性或描述性內容,仿佛是隻在鋼筋上加瞭磚瓦,雖是一幢房子,卻沒有太多美感。
如果都是這樣千篇一律,建築業不會快速發展,寫作能力也難以得到提升。因此,就像魅力十足的建築需要裝飾物、融入建築師個人風格一樣,讀後感也要加入寫作者原創的成分。並且,一定是“有感而發”,否則讀者難以探出其中的真情實感。而真情實感的孕育,一定建立在對故事、人物、情節等吃透的基礎上,再配合自我情感活動。
因此,還可以以“蓋房子”為例——如果沒有打好地基、築好框架,再優秀的建築師也很難有發揮空間。因此,一篇讀後感的寫作,可參考如下模型:
因此,如果可遵循上述模型,讀後感寫作就會有一個相對明確的方向。不茫然,心中有數,方可找到一種“踏實”的寫作感覺。
同時,通過上面的寫作模型,或許還能察覺到讀後感的寫作練習,實現的是多種能力的養成。比方說,更好的“讀”,為的是更好的“寫”;但有沒有可能實現“寫”對“讀”的反作用?明顯是可以的。因為讀後感寫作時需要用到原文句段、書中細節,因此讀的時候必然主動集中精力,或勾畫、摘錄相關內容,以及直接學會捕捉書中與眾不同的點。當然,有餘力的寫作者,可能還會為一篇讀後感自主查閱資料,實現知識擴容,培養主動求知能力。
當然,任何表現想達到一個相對完滿的狀態都非易事,讀後感寫作也如此。但萬事都是開頭難。所以,對於讀後感寫作,首要的目標是先去寫,再想什麼時候能達到一個較高水準。任何寫作都需要天分,也需要理論學習,但這些都抵不過親身實踐。所以,在“寫”中完成對“寫”的完善與提升,不趕快把筆動起來,一切都是飄渺、虛無的。
最後,兩個小建議,或許會讓“寫”的工作得到持續。
1、建議一:固定寫作平臺。
如果用紙筆寫作,建議把每篇讀後感寫到固定本子上;如果用電子設備,可找一個設計考究且有顯示累積字數的程序/軟件。
這樣,看著本子中的空白頁一點點變少,積累的字數和篇目一天天變多。無疑是對自己的鼓舞。有成就感,能看到收獲,就有“勁兒”在;而有“勁兒”在,就有長久做下去的可能。
2、建議二:有寫作者,也要有“傾聽者”。
一篇讀後感的完成,坦率講,不容易。因此,無論是寫作者樂於主動分享出來,還是他的身邊人,都要“關懷”寫作者——善於傾聽或主動探討。寫作者接受孤芳自賞,但定也希望得到他人的矚目。正像沒有讀者的鼓勵、鞭策,作傢的存在感就不強一樣;讀後感的“無處安放”,寫作者也是會失掉熱度的。
寫吧!寫作者,是受益者;聽吧!傾聽者,同樣是受益者。
文章來源於約讀書房約讀研究院嶽瀚老師
如需轉載或引用請註明出處
1. 引言 MoS2,隶属于六方晶系,有1T,2H和3R三种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1T-MoS2结构的八面体配位,具有金属性,属于亚稳态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