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帶孩子瞭解一個民族 | 回族

回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排名第三的民族。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根據現有史料,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陸續由海路來華,在廣州、泉州、杭州、揚州及長安等城市定居。他們被稱為蕃客或土生蕃客,被視為回回民族的先民。宋代東來的猶太人,由於宗教上的親近關系,後來也成為回族一部分。學術界一般認為回族大致形成於明代,元代是回族形成的準備時期,明代是回回民族最終形成的時期。

一、族稱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簡稱,“回回”最初為他稱,後來才演變為自稱。“回回”一詞,最早見於北宋沈括的《夢溪筆談》,指唐代以來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蔥嶺以西部分地區)一帶的“回紇”人(“回鶻”人)。“回回”可能是“回紇”、“回鶻”的音轉或俗寫。南宋時,“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紇”、“回鶻”外,還包括蔥嶺以西的一些民族。這都和現在所說的“回回民族”不同。十三世紀初葉,蒙古軍隊西征期間,一批中亞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斷地被簽發或自動遷徙到我國來。他們主要以駐軍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學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佈在我國各地。他們被稱作“回回人”,是當時“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後來他們也就以“回回”自稱瞭。

回族也有一些他稱。宋元時期,蒙古民族的官方文書將回族先民稱為“撒爾塔兀勒(Sartqul)”;元代將Musulman(穆斯林)音譯為“木速蠻”和“木速魯蠻”,意思等同於漢文中的“回回”,此種情形也見於明代的《回回館雜字》(漢語、波斯語分類詞匯)、《高昌館雜字》(漢語、維吾爾語分類詞匯)。迄今,在不同地區,各個民族語言中對回族還有各種的他稱。藏族將回族稱為“卡西(Kace)”,可能因為西藏部分回族來自克什米爾;蒙古族稱回族為Hotun,據說當地回族來自和田;新疆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和柯爾克孜族則將回族稱為“東幹(Tung’gen或Tung’gan)”,據說因為當地回族來自潼關,也有將Tung’gan解釋為“留下來居住”;因回族中馬姓較多,四川彝族地區將回族稱為“馬傢(Majia)”;雲南的佤族和傣族將回族稱為“帕西(Basi)”,意為來自波斯的人。不同的稱呼不僅反映出回族和眾多民族雜居的情形,也反映瞭回族來源的多元性,以及職業和遷徙的特點。

二、地理位置

全國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有分佈。寧夏回族自治區是其主要聚居區,擁有回族人口186.25萬,占全國回族總人口的18.9%。以東、中、西三大地區來看,回族人口在西部地區最多,占其總數的60.75%。其次是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最少。從南北來看,回族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的北方各省區,南方分佈的回族人口較少。

dc0e696d5c1d682aa0e203dd7fe78ca4

三、人口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1》,中國(不包括臺灣省)境內回族的人口數為11377914人。

四、宗教信仰

回族一直信奉的教派是伊斯蘭教。圖騰是個教堂。

回族圖騰:教堂

圖騰是個教堂伊斯蘭教基本信條為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 ”。中國穆斯林習慣將其稱為“清真言”,即清清白白做人,真誠待人,代表伊斯蘭教 “認主獨一” 的基本信念。具體又有六大信條之說。回族的信仰有內心誠信、誦念表白、身體力行三個部分。

五、民族文化

5.1飲食文化

回族禁食豬、馬、驢、騾、狗和一切自死的動物、動物血,禁食一切形象醜惡的飛禽走獸,無論牛、羊、駱駝及雞禽,均需經阿訇或做禮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後屠宰,否則不能食用。

回族不抽煙、不飲酒,但特別喜歡飲茶和用茶待客。

5.2娛樂文化

回族有習武之俗。回族武術種類很多,歷史上曾經被稱為“昆侖派”,是我國四大武術派別之一。

回族的傳統體育還有踏腳、打木球和摜牛等。

“踏腳”:可一人對一人,也可二人對四人等,基本的動作是平踏、破腳、背腳、連環轉、飛腳等。打木球,俗稱“打籃子”、“打鎖兒”或“趕毛球”

“打木球”:器具簡單,規則明確,容易掌握木球是用一種硬度強、不易破裂的木頭制作的小球,長約8厘米,粗約10厘米。每人隻要準備一根60厘米長的木棒或木板,用來擊球即可。

“摜牛”:每年宰牲節專門進行表演體育活動,一般沒有什麼嚴格規則,主要是根據每個人的力量和技巧,在一定時間內把牛摜倒為目的。通過擰、扛、壓等一系列動作把大公牛摜倒,使之四腳朝天。

西北地區的回族有豐富的民間曲藝,比較著名的就是“花兒”和“宴席曲”。

“花兒”是最具有回族特色的民間歌謠,特別是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一帶的回民,有手搭耳後、面對青山唱“花兒”的習慣。“花兒”又名“少年”,發源於回民聚集的臨夏,後由甘肅發展到青海、新疆一帶,大都在回民中演唱。

“宴席曲”是西北地區回民在新婚宴席等喜慶場合演唱的曲調。有獨唱,有對唱,有合唱,此起彼伏,增加瞭婚禮的喜慶氣氛。

六、語言文字

當代回族通用漢語,不同地區持不同方言。在回族先民東遷初期,是阿拉伯語、波斯語和漢語同時使用的。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特別是漢人成份在回回中日漸增多,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就逐漸習慣於以漢語作為本民族的共同語言,並保留瞭一些阿拉伯語和波斯語的詞匯。元朝時期的“回回文”是指新波斯文、又稱“普速蠻字”。明中葉,伴隨經堂教育的興起,出現瞭經堂語和小兒錦。

09c1a24aa8a9408d5157fb1f8d8e216d

七、服飾

頭飾是回族最典型、最富有特點的服飾,因伊斯蘭教尚白色,因此回族視白色為最潔凈、最喜悅的顏色。在衣、冠顏色上以白、綠、黑色為主。

276026ebfb3d5deae86dc9d2cfc686a1

回族男子戴的無簷小白帽,亦稱“回回帽”或“禮拜帽”。有白、灰、藍、綠、黑五色,分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節來戴。一般春夏秋季戴白色帽最多,冬季戴灰色或黑色。

回族婦女一般都頭戴白圓撮口帽,戴蓋頭(也叫搭蓋頭)。大都選用絲、綢、喬其紗、的確良等高中檔細料制作,一般都是綠、青、白三種顏色,有少女、媳婦、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綠色的,清俊嬌麗;已婚婦女戴黑色的,素雅端正;有瞭孫子的或上瞭年紀的老年婦女戴白色的,幹凈持重。老年人的蓋頭較長,要披到背心處;少女和媳婦的蓋頭比較短,前面遮住前頸即可。

八、節日習俗

因為信仰伊斯蘭教,回族每年主要過三個重大節日,即開齋節、古爾邦節和聖紀節,節日均以伊斯蘭教歷計算。

回族新年是伊斯蘭教歷的9月初,就是“開齋節”,是回族人民一年一度最大的節日,也是國內外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少數民族共同的民族節日。每年教歷九月為齋月,男滿十二周歲、女滿九周歲以上的回民,都要封齋。

開齋節

“古爾邦”一般在開齋節後70天舉行。節前傢傢打掃衛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節日當天拂曉,沐浴凈身、燃香,換上整潔的衣服赴清真寺參加會禮。結束後,還要舉行一個隆重的宰牲典禮,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親友鄰居,一份濟貧施舍。

聖紀節是紀念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紀念日。相傳他的誕辰與逝世都在伊斯蘭教歷3月12日,一般合稱“聖紀”,俗稱“聖會”。節日這天首先到清真寺誦經、贊聖、講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跡,教育回族群眾不忘至聖的教誨,做一個真正的穆斯林。這天穆斯林還要做討白(懺悔)。儀式結束後,開始會餐。

其他節日主要有阿術拉日、登宵節、白拉臺節、蓋爾德節、法圖麥節、亡人節。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什麼是CTI測試?漏電起痕測試周期要多久?

概述固體絕緣材料表面在電場和電解液的聯合作用下逐漸形成導電通路的過程,稱為漏電起痕。反之,絕緣材料表面抗漏電起痕的能...

· 30秒前

读这5本经典文学书籍,能让你的文笔更好

疫情期间,家中琐碎多,我静不下心来认真工作,便把许多工作都推倒了一边,安慰自己说“就当这段时间用来休息好了”。

· 2分钟前

男人房事时,坚持多长时间才算正常?看看你能达标吗?

性生活是一种美妙的旅程,它能给男女双方带来享受的同时还能增进双方的感情。道听途说性能力强的人一次能坚持1个对小时,很 ...

· 4分钟前

味可戀小份烤魚飯是一個人的陪伴

都說大份烤魚是一群人的狂歡,而味可戀小份烤魚是一個人的陪伴。對於許多吃魚一族來說,味可戀小份烤魚堪稱人間美味,無骨無...

· 4分钟前

機械篇丨幾種常用的輸送線是怎麼設計的-1

今天咱們不聊具體哪個設備瞭,來聊聊基本在哪個行業都能應用到的輸送線。而要說輸送線,其實它的種類挺多的,所以顯然不太可...

· 4分钟前